“微孝·微笑”
──市民政局老年疗养院党支部
一、背景与起因
最美不过夕阳红。人到老年,不仅仅希望能“老有所养”,还希望“老有所乐”。在宁波市老年疗养院,入住着近300位老人,他们虽然生活无忧,吃喝拉撒睡都有护理员的悉心照料,但缺了子女的陪伴,精神上的空虚与孤独也会相伴相随。如何帮助老人“老有所乐”,精神上“老有所依”,成为市老年疗养院党支部关注的问题。
“用心服务,创造感动”。在这种理念下,市老年疗养院党支部决定在每月9号开展“微孝·微笑”活动,通过党员同志的“微孝”行动去温暖老人,搭建起彼此的感情桥梁,连接一条感情纽带,让老人脸上绽开幸福的微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老为尊”。
二、做法与经过
8月9日,市老年疗养院党支部启动第一次“微孝·微笑”活动,10名党员和3名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点滴孝行让老人充满幸福微笑,实现精神愉悦。
1.问一声好。这天,市老年疗养院的全体党员逐一进入老人的房间,与老人聊天谈心,嘘寒问暖,说笑解闷。问问一日三餐合不合口,护理员照顾得周不周到,有没有意见等等。许多老人久久拉住党员的手,说这说那,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笑容也越来越多。92岁的洪阿姨拉着书记何雪玲的手,显得特别亲热。何书记和老人深情拥抱,老人的笑脸如一朵绽放的菊花,还叮嘱何书记要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体。一幕幕和谐温暖的问候场景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2.拍一张照。和老人聊着天的同时,党员同志都会拿起手机给老人拍个照,合个影,留下美丽瞬间。6号楼401室住着蔡元瑞老人和他的老伴,夫妻俩面对镜头有点兴奋,又有点害羞,老伴俞阿姨还不时问问头发乱不乱,衣服合不合适。最后两夫妻紧挨着拍下一张幸福的夫妻照,还迫不及待地在手机里先睹为快。老人们或坐着,或站着,或和护理员合影,留下幸福的微笑瞬间。
3.修一双脚。入住在老年疗养院的老人,不少患有灰指甲,这灰指甲长得又厚又硬,老人自己不会剪,不光袜子经常戳破,还影响到行走,甚至带来疼痛。党员同志就帮老人修剪灰趾甲。他们先端来热水给老人们将灰趾甲泡软,严重的还加上白醋将趾甲消毒软化,然后再修脚,去除死皮。每个党员半蹲着,将老人的脚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点一点铲除多余的粉末状的趾甲,随时注意有没有弄伤老人。如此细心服务,老人们深受感动,都感慨道,“这样的孝行恐怕连自己的子女都不见得能做啊!”5号楼的徐爷爷还半开玩笑地说,“外面修一次脚都要100多元呢,你们咋分文不收呢?”党员同志都哈哈笑道,“只要你满意,我们比收到钱更开心!”。
4.发一个微信。参与服务活动的党员充分利用起老年疗养院的微信订阅号,将老人的合影、老人的生活照以及开展服务活动的情景通过微信发送给老人的家属,让忙于工作事业的老人家属及时了解老人的信息,放心地将老人托付给老年疗养院,也加深了老年疗养院与老人亲属之间的感情联系。《你孝我笑,宁波市老年疗养院护理员身怀修脚“绝技”服务老人尽孝心》、《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在这里静静养老》、《天气成烧烤,且看宁波市老年疗养院如何为老人撑起清凉“绿荫”》等微信内容获得一片点赞。
5.分享一个感受。服务活动后,党支部将党员集中起来进行座谈总结,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一起分享自己的服务心得,同时提出更好的意见建议,大家一起努力将“微孝·微笑”行动做得更加贴心,充满人情味。党员同志一致认为,“微孝·微笑”行动不能仅仅只是今天一次,而是应该经常开展;院党支部决定在每月的9号开展活动,我们一定积极参与,在院内传递这满满的正能量。
三、成效与反响
市老年疗养院党支部将开展“微孝·微笑”行动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载体,把老人作为服务的第一对象,在党员和老人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了党员队伍的责任感。敬老助老是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率先垂范。服务活动让每位党员心中树起心中的责任感,时时提醒自己要做敬老的典范。同时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也感召了更多的员工更加贴心的服务老人,也让更多的子女受到教育,更加关爱自己的老人,全院上下营造了一种浓浓的“孝老”氛围。
(二)提升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这种“微孝·微笑”行动满足了老人的服务需求,让老人享受到子女般的孝心与贴心。孝虽微,却因持久更温暖老人的心,使他们的生活充满微笑。老人家属也颇受感动,对老年疗养院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在社会中产生了良好的口碑。
(三)实现了服务活动的常态化。今后,市老年疗养院党支部将于每月9日开展“微孝·微笑”行动,既是一个党员服务日活动,也是一项集孝心、细心与耐心的长期性服务活动,不流于形式、不匆匆走过场,这也与党员干部“谋事要实”的要求相吻合。(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