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历史专栏>创意组织生活案例选登

最具创意组织生活案例选登(6)

发布时间:2015-10-16  |  点击数:  |  保护视力色:  |  文字显示:【  

 

大山深处的笑声

──市科协机关党支部

  一、背景与起因

  城乡结对共建,是市委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意义十分深远。我们支部与宁海县大洋村支部结对共建已有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年初工作计划,今年“七一”之际,支部去大洋村开展一次主题为“情系结对共建村、共筑美丽乡村梦”的联合党日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力求使机关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服务意识和结对共建意识进一步牢固。

  二、做法与经过

  6月30日上午,载有32名支部党员和8名医疗专家的大客车驶入了大山深处的大洋村,车子一停稳,支部全体同志根据事先的安排,分成三组投入了各自的活动。

  第一组12名党员负责捐赠科普图书、送科普资料等任务。大家抬的抬,扛的扛,将价值3万元的20余包科普图书资料交到了村支部负责人手里。同时在村委会楼下摆开了一大排科普展板,在村科普画廊更换了新的科普图板,图板内容有健康卫生、避灾安全方面。随后同志们实地参观了正在建造中的村老年活动中心(文化礼堂)。该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多年来村民们非常希望村里有一处象样的老年人公共活动场所,今年村里终于动工建设了这一工程,现在楼房已基本落成。了解到因资金困难,内部空调桌椅等物品一时没有着落,考虑到科协办公地搬迁后原办公大楼里正好有部分尚能使用的闲置空调桌椅等固定资产需要处置,于是大家初步商量决定向会领导建议,捐赠部分闲置的固定资产给大洋村。

  第二组15名同志负责向困难村民发放“微心愿”。之前支部委托驻村农指员通过村支部认领了15个“微心愿”,均为电饭煲、电风扇、收音机之类生活用品。在村干部陪同下,大家带着这些物品,分别前往这些村民家里,把科协机关党员的爱心送到了他们手中。每到一户村民家里,主人都十分客气,让座倒茶,连连道谢。

  第三组5名同志协助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针对山区群众骨伤、高血压、眼病等病症较多的现状,我们通过科协的组织网络,由市医学会选派了内科、外科、中医、眼科、超声检查等村民群众急需的医务人员,携带医药器械为村民们义诊,并赠送一些常用药品。这次还带去一台便携式B超机,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据了解,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上年纪的村民患高血压比较普遍,对此医务人员总是特别叮嘱要坚持服药,但不能单单靠药物,更重要的是改变生活习惯。医疗专家们一个接一个地接受村民们的咨询,耐心查诊问诊,上午和下午共义诊了200余人次。

  午饭后,支部全体同志与大洋村党员代表进行了交流互动。大家首先听取了村支书的有关情况介绍,然后就如何提高村民收入和健康水平、完善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办公室小组同志就捐赠空调桌椅等事宜表示,固定资产捐赠涉及财务账目平衡,要满足一定条件,有一套规定程序,回去后抓紧落实。科普部小组同志表示,这次捐赠的科普资料里有不少山区林特产业方面技术资料,希望能对村民提高致富技术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还能提供其它方面的技术资料。组宣部小组同志就下乡义诊表示,志愿服务将一如既往,不定期进行下去。党组书记、主席杨志达谈到,山区要脱贫致富主要还得靠村民自己勤劳努力,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科协机关可以从人才、科普、民生事业等方面多给予支持。

  最后,同志们达成共识:一要帮助村支部开阔视野、开放思路、启发灵感;二要让山区孩子参加与城里孩子同样的科普教育和体验活动;三要通过科协的组织网络选派相关专业人员帮助治理村域小环境,以及开发乡村旅游经济等。

  三、成效与反响

  (一)体察了山区民情。大洋村是宁波典型的贫困村,通过零距离目睹、聆听和交流,机关党员更切身地体会到目前农村真实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农村群众生活需求,进一步认识到结对共建的意义之所在,责任之重大。

  (二)温暖了山区群众。下乡活动,不但增进了机关与农村间的了解,拉近了双方党员之间的距离,加深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同时还给山区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三)增强了服务意识。机关党员平时与基层群众接触不多。这样的下乡活动,使机关党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群众观念和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进一步浓厚了立足本职岗位、提高服务能力、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的工作氛围。(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处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