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建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党建工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6-17  |  点击数:  |  保护视力色:  |  文字显示:【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算起,共产主义已经在片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了整整一百年。这一百年里,共产主义在中国日益同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旧革命、新革命的大局势而与中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结合在一起。革命的知识分子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工人群众,参加实际斗争,在思想感情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步锻炼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开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阶级觉悟,从中也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而他们代表中国共产党,则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以坚定的信念为中国人民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它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梦,而进行着不屈不饶,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民族性格塑造由其传统文化而决定。中国共产党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虽然是外来文化,但经过数代中国共产主义者的实践,已经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三家哲思,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血脉相连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助于丰富党的执政理论,培育和形成强大的执政党文化软实力,巩固和夯实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一、党建的首要工作在与于文化认同  

之所以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主义,相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国以后乃至改革开放以来,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也是因为他们相信党的理想、党的主义,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人民而言是正确的选择。而许多反面的教材则告诉我们,党性原则的丧失,首先是信仰的丧失,也就是对党的事业的认同感的丧失。

而我们谈到文化认同,则不可避免地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我是谁”?共产党人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人,我们的中国文化养育了这个民族,从而我们在内心里面有一个认同,这套文化滋养了我,在这套文化的养育之下,我觉得我是中国人,这是最根本的前提。美国、欧洲之所以是美国、欧洲,犹太人之所以是犹太人,印度人之所以是印度人,日本之所以是日本人,是人家的心灵家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心灵家园。当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精神家园被人家摧毁和肢解掉的时候,这个民族也会分崩离析,更谈不上在这个国家、民族中的党的建设。

孔子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每一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本分。孙中山有一句话,“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但现在很多党员干部都认为“不当大官怎么做大事”?其实只要想给国家做事,平凡的岗位也做得出来,不想给国家做事,再高的位置也是四个字,浑浑噩噩。一个国家知道我是谁,才有凝聚力;一个人知道我是谁,才知道自己是干啥吃的;一个政党知道我是谁,才能真正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

现在社会上常有一些争论,有些争论甚至在党内部都会引起意见的分歧。仔细分析背后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涉及到的价值观问题。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文化也不尽相同,但不管哪个民族、地域,不管哪个行业,首先得认同自己是个中国人,是中国文化养育下的一个普通公民。中国共产党有义务也有动力去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维系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维护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其实就是维护我们这个民族的国运,也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基础。

二、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结合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的,对于党建工作而言,传统文化是根,要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基础,先把根扎牢,才能保障党和国家良好的发展,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与经济水平,这些条件决定了一个国家治理理念、治理体系的不同。想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需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使命出发,努力寻求文化的支撑,保障共产主义事业长久发展。

纵观全世界,各国执政党的治国理念与治国模式的选择也能证明,文化与国家治理的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要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智慧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当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仍然对我国意识形态构成一定的挑战,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不断涌现。加之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步淡化,使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的结合面临诸多困难。因此,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新时期下党建工作需要正确引导民众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让实现“中国梦”的步伐更加坚定。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有利于丰富完善党的执政理论 

毛泽东同志曾说:“决不能公式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我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共通之处,在某些方面可以对接、互动与共生,这更有利于提高国民的认同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的结合有助于扩大党建工作的布局空间,增加了党建工作的内容,开阔了党建理论的视野,为党建工作科学化打开了新大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而且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

同时,找出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建设更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信仰的有效对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揭示出党建工作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让党建工作有迹可循,扩大了研究空间,丰富了执政理论。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并把这方面内容加入到教育以及党建工作中。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否则,社会主义价值观就会变成一潭死水,而传统文化也就成了无根之草,没有了活力与张力,二者均难以持久发展。任何情况下,践行核心价值观都离不开实践,各级党组织要自觉行动起来,形成自觉的信念、自觉的行为,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四、中华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如果对于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的认同不一致,必将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我党深刻认识到加强党内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时刻警惕思想意识的流变和外来文化的破坏,始终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用来武装全党思想。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要增强党员干部的自觉性,正确地使用传统文化资源,逐渐加深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二者的融合有利于防止西方复古主义、唯心主义等思想对国民意识的错误引导或扭曲,防止中华传统文化的丢失与异化,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与融合也表明了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更彰显了我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在党建工作中,要从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去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最终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能够为我党所用的先进文化,这不仅是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真实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资源宝库,是我们探索和创新党建载体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灵感源泉和营养机体。党中央提出增强文化自信,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进一步激发党建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互相促进,是实现文化自信与党的建设双赢的有效路径。

五、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的结合是共产党必然要走的、可行的一条道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更为丰富、更加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不断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并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相汇通,与时俱进地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正视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内部资源流失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更加通俗易懂地诠释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使富有深厚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梦能够更好地在人民大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效建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强化保障,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政策引导、舆论导向、文艺创作、学校教育、民间传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和群众性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等方方面面。总之,我们应具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精神力量的高度自觉,进而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宁波海关直属机关党委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