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关党建>作风建设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构建“市县一体破难”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2025-10-09  |  点击数:  |  保护视力色:  |  文字显示:【  

一、案例背景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聚焦基层项目落地难点堵点,创新构建“主动破难题、协同促发展”市县联动机制,抽调规划、审批、调监、登记、用地、用海等条线党员骨干组建攻坚破难工作专班,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协调会商,会同各区(县、市)与功能园区深入查找、破解自然资源规划领域的重大疑难问题。该机制建立以来,累计收到各地具体问题诉求40余项,妥善解决问题诉求近30项,梳理上报政策诉求10余项,为全市挖潜力、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提供坚实的资源要素支撑和空间规划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是以“堵点”定“方案”,加快扫清项目落地障碍。紧盯象山风电母港项目堵点,专班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属地及相关市直部门,会商定制实施方案,连夜梳理排摸市级可统筹的相关指标,有力护航项目平稳落地。针对全市量大面广的历史围填海,多次赴鄞州大嵩和宁海西店围区开展现场调研,围绕全国历史围填海类型区认定标准反复研讨,推动两大围区成为2024年自然资源部盘活“未批先填”类区域政策出台后全国首批项目,释放391.44公顷发展空间。

二是以“试点”谋“创新”,不断挖掘资源利用潜能。始终牢记自然资源规划是“国之大者”的政治属性,市县合力推进全域综合整治等5个国家级试点,打造标志性成果。面对北仑大榭中海油项目的地下空间“落户”需求,专班发挥调监和确权登记专业优势,借力全国首批三维地籍试点平台,先后深入项目地下洞库探查调研10余次,深入思考、探索形成业内领先的“规划—审批—供应—登记—监管”地下洞库分层设权和空间利用路径,于今年6月底颁发全国首本洞库项目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三维不动产权证书,释放1600余亩建设用地指标、新增土地出让金6600万元,预计撬动社会投资达44亿元,创新形成“地下换地上”“制度换投资”的“宁波经验”。

三是以“规划”促“转型”,持续铸强区域发展引擎。紧盯区域发展空间增量,市县联动发挥规划智库作用,整合上位规划与基层需求,推动重大片区功能优化和能级提升。为解决鄞州翻石渡泵站选址位于开发边界以外、缺乏规划依据的难题,专班会同属地多次踏勘选址现场,召开5次技术研讨会议,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定制个性化方案并获市政府批复。针对象山南田岛发展问题,专班结合宁波都市圈规划编制,联动多部门开展甬台(环三门湾)空间协同研究,超前谋划以海湾算力、绿能绿产、海洋产业等为主导方向的战略预留片区,为打造新质生产力集聚区提前谋篇布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